Relion-4.0 beta版本新鲜出炉。本期文章给大家带来了由我司针对Relion-4.0最新功能的测试结果。
- 整合Topaz-更优秀
Relion官方为了优化用户体验,将Topaz完全整合到了Relion-4.0里,跟Gctf和MotionCor2的用户体验一致。现在我们可以在Manual picking中直接调用topaz Denoise,对图像进行降噪处理后,再进行手动挑颗粒操作;也可以在Auto-Picking中Topaz tab中使用Topaz训练模型和自动挑颗粒。对于Topaz Denoise,我们可以在Manual picking页面中,将OR:use Topaz denoising? 设为Yes,并且设置好Topaz可执行文件位置,便可在进行Manualpick之前,调用Topaz进行Denoise操作。
Denoise运行结束后,可在挑颗粒界面看到denoise之后的图片。经过Denoise处理之后,图片对比度有了明显的提升,大大地方便了手动挑颗粒的操作。
另外,Relion还在Auto-picking页面整合了topaz挑颗粒,可在Auto-picking的I/O页面选择使用Topaz挑颗粒,并在Topaz页面设置参数。Topaz页面显示如下:
对于Topaz自动挑颗粒,可以在Auto-picking job的Topaz tab进行Topaz Training和Topaz picking。如果Trained topaz model留空,则默认采用resnet8进行挑颗粒,也可以选择之前Topaz Training训练的model进行操作。
- 2D分类(VDAM算法)- 更高效
为了绕开cryoSPARC的Stochastic Gradient Descent (SGD)算法专利,Relion-4.0开发了Variable-metric Gradient Descent with Adaptive Moments(VDAM)算法,能够加快2D分类速度并获得更均匀的分类结果。我们采用Relion Benchmark数据(约10万颗粒),对Relion-4.0的VDAM算法做了测试,结果如下:
传统算法分类结果
VDAM算法分类结果(100轮)
VDAM算法分类结果(200轮)
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,采用VDAM算法运行100轮时,可以获得初步的2D分类,耗时相对于传统2D算法要节省一半。但是相对于传统2D算法,100轮VDAM算法的分类结果清晰度不够高,无法看出明显的二级结构投影,分类边缘也不够清晰,更适合于前期的颗粒清理。而运行200轮VDAM算法时,分类结果会更加清晰,但是依旧不如传统2D算法,且耗时和传统2D算法(9MPI)相近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VDAM算法只能用1张GPU卡进行计算,而传统2D算法使用了4张GPU卡,虽然耗时相近,但是VDAM算法更加节省计算资源。
- 2D分类自动筛选
在过去,2D分类的自动筛选可以通过TranSPHIRE中的Cinderella,以及2DAccess软件实现。这些方法都是通过AI的训练模型来自动选取2D分类结果。Relion-4.0借鉴了这一思想,在Subset selection中新增加了自动选择2D分类功能。
我们采用betagal数据测试2D分类自动筛选功能。从筛选结果可以看出,选择的分类质量很高,而且基本和按分类数量排序的结果类似,很接近手动选分类的结果。同时,也可以在rank_optimiser.star文件中,找到每个分类的打分,可以根据打分结果人为调整自动筛选的阈值。
2D分类结果
筛选结果
- 数据处理自动化-更优化
在完成Topaz整合和 2D分类自动筛选的加持下,Relion-4.0进一步优化了relion_it.py自动流程化数据处理脚本,可以从导入数据开始,全流程自动化处理数据,得到最终结果。在relion_it.py GUI里,我们可以先设置好数据的相关参数,以及需要运行的任务类型,然后点击Save & run按钮,即可开始预处理流程。与旧版不同的是,点击Save & run按钮后,界面会自动跳转到Relion-4.0主界面,并实时显示预处理运算进度和后处理运算进度。
Comments are closed